什么是登革热?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。伊蚊吸入带病毒血液10天后即有传播能力,传染期长达174天。伊蚊不但是传播媒介,而且还是登革病毒的贮存宿主,病毒可经卵传给后代。
伊蚊,又称花斑蚊。并不是说被蚊子叮咬就会感染登革热。只有蚊子叮咬了处于传染期的登革热患者,蚊子携带上登革病毒,当这只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时,才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播给其他人。
登革热流行特征是什么?
地区性分布:登革热呈世界性分布,主要流行于东南亚、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。我国主要在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香港、澳门和台湾地区流行。近年发现病例的省区有向北扩展趋势。
季节分布:主要发生在夏秋雨季。一般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,8至10月份为高发期。
怎样判断自己得了登革热?
感染登革热后会出现以下症状:
1、高热:突发高热,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℃。
2、“三红”:面红、颈红、胸红。
3、“三痛”:头痛、眼眶痛、全身关节肌肉痛。
4、皮疹:躯干、四肢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。
除了以上症状,还可能有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,休克,器官衰竭等,病死率较高。
怎样预防登革热?
1、开窗通风,保持家中干净卫生。
2、清除积水,避免蚊虫滋生。
3、安装纱门纱窗,可适当喷杀虫剂在纱窗上,以更好防蚊。
4、使用蚊帐,灭蚊灯、灭蚊片等驱蚊产品。
5、出门在裸露皮肤部位喷洒驱蚊花露水等。
怎样治疗登革热?
目前治疗登革热没有特效药,且多为自限性,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。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,并告知医生病史,以便得到及时治疗。
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即删
(供稿/王思寅)